近年来,宾阳县深入挖掘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建成了上国村农产品综合加工产业园、新安村晚熟柑橘扶贫产业示范园、红陶制品示范基地、绿岑蛋鸡养殖示范园、八德香杉产业示范园、六合村黄粉虫养殖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宾阳县纪委监委便把监督的目光投向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群众分红等工作的落实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工作,宾阳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加强和规范村级监督工作,紧盯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将监督作用发挥到关键部位,确保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苦练内功,方能精准监督”。宾阳县组建了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专项办等相关业务骨干组成的“三资”管理“讲师团”,开展项目资金申报使用、审批流程、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等8个方面的专业培训16场次,1143名村级监督员全覆盖式培训2轮次,推动全县监督力量补短板、强本领、促提升,高质量做好集体“三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在实施村(社区)交叉监督机制上进行深入探索。据思陇镇纪委书记廖育华介绍,通过“AB村交叉监督”,以互查互评的方式,采取列席会议、调阅党务和村务工作记录、明察暗访等做法,深入辖区内各村开展“三资”全面检查,截止目前,交叉监督发现的27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此外,思陇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围绕涉农补贴、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实地走访,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开展专项监督,发现疑似违规违纪问题,及时报镇纪委,着力解决基层监督乏力,村(社区)在集体“三资”管理中底数不清,资金使用不透明,项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以大陆村为例,本村村务监督委员成员充分发挥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和守护员角色,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实施、资金运行、后期分红进行“沉浸式”监督,确保了股东权益不受损、集体经济发展有保障。
“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守好村级集体‘家底’。”宾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及时总结,在全县实现可复制、可推广、可辐射的经验做法,真正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让农村集体的‘钱袋子’扎得更紧,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向阳发展。”
编辑:崔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