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这个房子是我三叔家,以前小时候经常在里面烤红薯吃。这边这个房子是我二叔家,看到了吗,房子前面那棵柚子树在我小的时候刚有一层楼那么高,那时候经常跟小伙伴来偷吃柚子,久不久就被二叔扭耳朵,现在柚子树还在,不过已经没有小孩子来偷果了。那边是梁大伯家……以前好热闹的,现在人去楼空了,哎!好怀念以前大家在这里一起热闹的生活。”黄承当一一数着前面的房子,说着它们的故事如数家珍,望着山弄里空无一人的许多老房子,黄承当怅然若失喃喃自语。
黄承当所说的山弄原来叫做拉更屯,原本有9户村民居住,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交通不方便,部分群众进城购买了商品房,部分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易地扶贫搬迁到了县城,从此拉更屯变成一个无人居住的小荒村,屯里的土地自然也就荒废了。
“小黄,现在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产业振兴。俗话说靠山吃山,你看,我们这个山弄四面环山,绿树成荫,如果我们把各个山口用网围起来,种一点或者养一点‘野’的东西,肯定大有市场。我听说有一种叫做黑山猪的猪,肉质非常鲜美,非常适合在我们这样的山区放养,到时候形成规模你再搞一个农家乐,把这里打造成集观光旅游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庄,增加创业机会,小伙伴们自然会回来了,这里不就恢复往日的热闹了嘛。”古寨瑶族乡纪委韦书记说道。
黄承当眼前一亮,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啊,只要把这山弄稍微改造,用铁丝网一围,就可以变成了一个天然的优良的黑山猪养殖场。大学时刚好选择学习畜牧养殖专业,只要努力学以致用,肯定会养好猪。这里原本的居民都是邻里亲戚,肯定会支持我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齐全了,还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黄承当越想越兴奋,忍不住拍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
时不我待,黄承当马上联系了拉更屯原来的九户群众,商量了如何流转他们的两千多亩山林和土地发展林下黑猪生态养殖项目的细节,成立合作社,联系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负责投入资金运营和负责品牌推广和销售,合作社负责基地建设和养殖管理,合作社理事长由黄承当担任。
“我们的理念就是要在农村养生态猪,让人们吃健康猪肉放心猪肉,让人们吃得健健康康,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黄承当对着一开始就跟他一起做工的群众说道。在这一理念带领下,基地非常注重品牌效应,所养的黑山猪全部生态放养,只用五谷杂粮和青饲喂养,养殖周期为12个月以上。
基地所养黑山猪一上市,立刻被南宁、河池、柳州等地的消费者认可,产品供不应求,基地注册的“瑶山一品黑猪”品牌还被认定为年度广西扶贫产品。
乘风破浪会有时,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存栏有母黑山猪120多头公黑山猪5头,肉黑山猪1500头多头。在基地工作的人手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有18户脱贫户在基地务工,间接带动周边100多户脱贫户一起搞养殖发家致富。“我平时在基地工作,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一年有四五万收入,还包有中餐,晚上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孩子,既能在家门口赚钱又能照顾家庭,比外出务工好多了。”脱贫户黄雨幸福满满的说道。
“一头肉猪出栏时体重约在120斤至200斤之间,按照市场平均售价一斤30元计算的话,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以上。下一步,我将继续完善猪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实行人工智能化管理。让黑山猪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靓丽品牌,让没落的村庄重新充满生机活力。”黄承当向古寨瑶族乡纪委书记介绍未来计划时说到。
“小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乡纪委将在乡党委和县纪委的领导下,持续深化巩固专项监督成效,用好监督‘利剑’,全力保障惠民项目惠人民,剪除乡村振兴阻碍,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你就放心的发展产业吧。”乡纪委韦书记说道。
编辑:崔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