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切实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前哨”“探头”作用,提高监督精准发现问题能力,沙井街道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了13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班子。换届结束后,街道及时通过任职谈话、警示教育、廉政谈话、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水平和监督意识,确保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作为、敢担当、勤履责。严把政治关、勤廉关,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工作季度报告制度,切实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充分发挥发挥村务监督“观察哨”作用,实现党务、村务监督全覆盖。
谈心谈话,常态提醒破解“不敢监督”。街道纪工委书记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开展谈心谈话26人次,打消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两者之间的顾虑和矛盾,强化村(社区)“两委”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定期组织召开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工作例会,交流工作心得,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困难的有效措施,切实整改完善,督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敢于较真碰硬、忠诚履职尽责。同时,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包领导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提醒谈话;对“四议两公开”工作、“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分管副职牵头、负责部门开展专项督查,督促指导全面整改、完善制度;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严查快办,严肃追责问责。
强化培训,明确职责破解“不会监督”。组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体成员开展履职任职培训,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职责权限义务、监督内容和程序制度等进行重点学习。同时,系统学习“四议两公开”、“三资管理”等知识和上级文件精神、会议、最新政策法规,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清楚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的同时,认清当下形势,不断强调开展村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工作原则和工作内容,确保发挥监督末梢作用。组织新任村“两委”班子开展任职培训,安排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专题课程,以案释纪解读党纪法规,运用近年各地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清楚村、组廉政风险点在哪里,明确工作重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会12场次,培训人员达1500多人次。
强化考核,推动工作破解“不想监督”。结合“月检季评”,街道纪工委定期组织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对当前重点工作及落实情况进行交叉检查。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常态化清单和个性化重点工作清单,各交叉检查组开展相互评查,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交流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集思广益推动监督工作落实落细。同时,严格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考核制度,每年年底与年终村“两委”干部考核一并进行,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结果在全村范围内公开,并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评优、评先挂钩。对考核效果好的进行表彰,对监督不力的进行批评提醒。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推行“一清单两报告两评议(“一清单”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内容清单;“两报告”是指村务监督委员会完成清单情况每月向村党组织及街道纪工委报告一次,工作完成情况每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报告一次;“两评议”是指街道纪工委根据每月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实行一年一评议)”制度,使其真正履行监督职责。完善运行机制,规范监督形式,用制度管人理事,防止“灯下黑”。对村监委的考核实行奖惩制度,采用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村监委成员的绩效补贴挂钩。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将追责结果纳入考核。”街道纪工委书记负责人介绍。
编辑:张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