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思树桂、陈岸、黄广年、思凤枝等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真正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好‘课堂’。”近日,宾阳县大桥镇纪委干部在中共宾永迁临时工作委员会遗址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距离感受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为中国共产党人对真理的追寻而感动。
位于宾阳县大桥镇兴宁村委新思村的中共宾永迁临时工作委员会遗址纪念馆,全面展示了上个世纪30年代革命斗争时期,一批共产党人带着使命来到宾阳,在当时宾阳县新思村宝隆小学开展组织工作,成立了中共宾阳县委员会以及中共宾(阳)、永(淳)、迁(江)三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这里是宾阳县革命的红色火种向农村传播的第一站,从此,宾阳县的革命火种从这里延伸,并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桥镇充分利用中共宾永迁临时工作委员会遗址纪念馆红色资源的生动教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老一辈共产党人奉献精神和优良作风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用思想的力量推动实践创新。
“学习党史,就是一场唤醒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延续红色血脉的精神之旅。”该镇纪委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2021年度教育培训内容,精心安排课程设置,邀请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委党校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持续深化对党史内容的学习掌握,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该镇纪委持续用好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和革命旧址,以“讲、看、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廉政课堂与红色课堂紧密结合,让党风廉政课入心入脑。
一是讲。该镇组织“党史廉政宣讲团”以《中共宾阳党史》《中国共产党简史》《广西革命老区故事集》等史料和近几年的党风廉政典型案例为教材,开展系列党风廉政宣讲活动,重温红色人物的勤廉事迹。
二是看。通过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观看红色视频、情景剧等展现先辈们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事迹、形象。
三是唱。通过聆听传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革命歌曲,感受艰苦年代人们精神财富,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通过“学党史+红色教育基地”模式,让党风廉政教育“活”起来。今年以来,大桥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红色教育基地共举行廉政教育课堂20余场次,共计1700多人次。
编辑:韦畅林